# 散列表

散列表的英文叫 “Hash Table”,也被称为它 “哈希表”。

再说明什么是散列表之前,先假设一个场景。

例子:

假如我们有 89 名选手参加学校运动会。为了方便记录成绩,每个选手胸前都会贴上自己的参赛号码。号码的编号用 6 位数字来表示, 规则是前两位表示年级,中间两位表示班级,最后两位是选手编号(1 - 89)。

现在我们希望编程实现这样一个功能,通过编号快速找到对应的选手信息。 我们知道数组支持按照下标随机访问数据,并且时间复杂度是 O(1)O(1)。尽管我们不能直接把编号作为数组下标,但我们可以截取参赛编号的后两位作为数组下标,来存取选手信息数据。

当通过参赛编号查询选手信息的时候,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取参赛编号的后两位,作为数组下标,来读取数组中的数据。

上例就是典型的散列思想。其中:

  • 参赛选手的编号我们叫作(key)或者关键字。我们用它来标识一个选手;
  • 我们把参赛编号转化为数组下标的映射方法就叫作散列函数(哈希函数);
  • 散列函数计算得到的值就叫作散列值(哈希值);

2020-1-14-16-15-27.png

总结一下:

  • 散列表利用了数组支持按照下标随机访问的时候,时间复杂度是 O(1)O(1) 的特性;
  • 我们通过散列函数把元素的键值映射为下标,然后将数据存储在数组中对应下标的位置;
  • 当我们按照键值查询元素时,我们用同样的散列函数,将键值转化数组下标,从对应的数组下标的位置取数据;

# 散列函数

散列函数,我们可以把它定义成 hash(key),其中 key 表示元素的键值,hash(key) 的值表示经过散列函数计算得到的散列值。

散列函数设计的基本要求

  • 散列函数计算得到的散列值是一个非负整数;
  • 如果 key1=key2key1 = key2,那 hash(key1)==hash(key2)hash(key1) == hash(key2)
  • 如果 key1key2key1 ≠ key2,那 hash(key1)hash(key2)hash(key1) ≠ hash(key2)

在真实的情况下,要想找到一个不同的 key 对应的散列值都不一样的散列函数,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像业界著名的 MD5、SHA、CRC 等哈希算法,也无法完全避免这种散列冲突。而且,因为数组的存储空间有限,也会加大散列冲突的概率

# 散列冲突

想通过写一个完美的散列函数来结局冲突问题,成本太大。我们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常用的散列冲突解决方法有两类,开放寻址法(open addressing)和链表法(chaining)。

# 开放寻址法

核心思想是,如果出现了散列冲突,我们就重新探测一个空闲位置,将其插入

# 线性探测法

一个比较简单的探测方法,线性探测(Linear Probing):

当我们往散列表中插入数据时,如果某个数据经过散列函数散列之后,存储位置已经被占用了,我们就从当前位置开始,依次往后查找,看是否有空闲位置,直到找到为止。

在散列表中查找元素的过程有点儿类似插入过程。我们通过散列函数求出要查找元素的键值对应的散列值,然后比较数组中下标为散列值的元素和要查找的元素。如果相等,则说明就是我们要找的元素;否则就顺序往后依次查找。如果遍历到数组中的空闲位置,还没有找到,就说明要查找的元素并没有在散列表中。

但是,如果这个空闲位置是我们后来删除的,就会导致原来的查找算法失效。本来存在的数据,会被认定为不存在。

解决办法是我们可以将删除的元素,特殊标记为 deleted。当线性探测查找的时候,遇到标记为 deleted 的空间,并不是停下来,而是继续往下探测。

2020-1-14-16-39-27.png

线性探测法其实存在很大问题。当散列表中插入的数据越来越多时,散列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空闲位置会越来越少,线性探测的时间就会越来越久。极端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探测整个散列表。

# 二次探测法

二次探测,跟线性探测很像,线性探测每次探测的步长是 11,它探测的下标序列就是 hash(key)+0hash(key)+0hash(key)+1hash(key)+1hash(key)+2hash(key)+2 ............

二次探测法将每次探测的步长变成了原来的 “二次方”,也就是说,它探测的下标序列就是 hash(key)+0hash(key)+0hash(key)+12hash(key)+1^2hash(key)+22hash(key)+2^2 ............

# 双重散列法

所谓双重散列,意思就是使用不仅一个散列函数。我们先用第一个散列函数,如果计算得到的存储位置已经被占用,再用第二个散列函数,依次类推,直到找到空闲的存储位置。

# 链表法

链表法是一种更加常用的散列冲突解决办法。我们将散列表中的每个位置看作是一个“桶”(bucket)或者 “槽”(slot)。每个槽会对应一条链表,所有散列值相同的元素我们都放到相同槽位对应的链表中

2020-1-14-16-55-42.png

当插入的时候,我们只需要通过散列函数计算出对应的散列槽位,将其插入到对应链表中即可,所以插入的时间复杂度是 O(1)O(1)当查找、删除一个元素时,我们同样通过散列函数计算出对应的槽,然后遍历链表查找或者删除

查找或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跟链表的长度 kk 成正比,也就是 O(k)O(k)。对于散列比较均匀的散列函数来说,理论上讲,k=n/mk=n/m,其中 n 表示散列中数据的个数,mm 表示散列表中 “槽” 的个数。

# 装载因子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解决散列冲突,当散列表中空闲位置不多的时候,散列冲突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为了尽可能保证散列表的操作效率,一般情况下,会尽可能保证散列表中有一定比例的空闲槽位。我们用装载因子(load factor)来表示空位的多少。装载因子越大,说明空闲位置越少,冲突越多,散列表的性能会下降

装载因子的计算公式是:

装载因子=填入表中的元素个数/散列表的长度装载因子 = 填入表中的元素个数 / 散列表的长度

# 动态扩容 & 动态缩容

对于有频繁插入和删除操作的动态散列表来说,数据集合是频繁变动的,我们事先无法预估将要加入的数据个数,所以我们也无法事先申请一个足够大的散列表。随着数据慢慢加入,装载因子就会慢慢变大。当装载因子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散列冲突就会变得不可接受。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我们可以采用数组 “动态扩容” 的做法。但因为散列表的大小变了,数据的存储位置也变了,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散列函数重新计算每个数据的存储位置。

对于动态散列表,随着数据的删除,散列表中的数据会越来越少,空闲空间会越来越多。如果我们对空间消耗非常敏感,我们可以在装载因子小于某个值之后,启动 “动态缩容”。

# 如何提高扩容效率

当装载因子已经到达阈值,需要先进行扩容,再插入数据。这个操作的时间复杂度比单独进行插入数据要大。如果散列表数据很多,时间上就可能会让人无法接受。

为了解决一次性扩容耗时过多的情况,我们可以将扩容操作穿插在插入操作的过程中,分批完成

  • 当装载因子触达阈值之后,我们只申请新空间,但并不将老的数据搬移到新散列表中;
  • 当有新数据要插入时,我们将新数据插入新散列表中,并且从老的散列表中拿出一个数据放入到新散列表。每次插入一个数据到散列表,我们都重复上面的过程;
  • 经过多次插入操作之后,老的散列表中的数据就一点一点全部搬移到新散列表中了;

这种实现方式,任何情况下,插入一个数据的时间复杂度都是 O(1)O(1)

2020-1-14-17-43-30.png

对于查询操作,为了兼容了新、老散列表中的数据,我们先从新散列表中查找,如果没有找到,再去老的散列表中查找。

# 哈希算法(散列算法)

哈希算法历史悠久,业界著名的哈希算法也有很多,比如 MD5、SHA 等。在我们平时的开发中,基本上都是拿现成的直接用。这一节主要讲解,在实际的开发中,我们该如何用哈希算法解决问题。

哈希算法的定义和原理非常简单:将任意长度的二进制值串映射为固定长度 128 位的二进制值串。这个映射的规则就是哈希算法,而通过原始数据映射之后得到的二进制值串就是哈希值

一个优秀的哈希算法,需要满足几点要求:

  • 从哈希值不能反向推导出原始数据
  • 对输入数据非常敏感,哪怕原始数据只修改了一个 Bit,最后得到的哈希值也大不相同;
  • 散列冲突的概率要很小,对于不同的原始数据,哈希值相同的概率非常小;
  • 执行效率要尽量高效,针对较长的文本,也能快速地计算出哈希值;
上次更新: 8/16/2020, 4:37:46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