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 』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的科学。

稀缺性 』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服务。

  • 现实中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 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经济学研究以稀缺性为前提。

#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是对经济学的一些中心思想的概括:

#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 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得到我们想要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想要的东西。作出决策时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
  • 🌰 学生想花 1 小时学经济学,就必须放弃这 1 小时学数学的机会。
  • 🌰 工厂为了减少污染,就需要增加废物处理的花费。

#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 在作决策时,人们要对选项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
  • 机会成本 』指的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东西。
  • 🌰 考虑是否上大学的决策。收益是获得知识和一个文凭作为找工作的敲门砖。机会成本是为此付出的时间,以及如果用这段时间去做别的事情的收益。

#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经济学家通常会假设,人是理性的。在可用的机会为既定的条件下,理性人会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

生活中的很多选择不是非黑即白的,很多都是介于中间状态的选择。

  • 🌰 临近考试前,面临的决策不是放弃复习,和复习 24 小时。更多的是,是否愿意再多花一小时复习而不是去看电视。

在经济学中 『 边际变动 』指的是,对行动计划的微量调整。

  • 边际收益 』和『 边际成本 』指的是边际变动所带来的收益和成本。

理性人通常会通过比较 "边际收益" 和 "边际成本" 来做决策

  • 🌰 假如每月电话费有 40 元是固定费用,每打 1 分钟电话会再收费 0.5 元。对我而言每打十分钟电话的收益是 7 元。一个月我需要打 100 分钟电话。电话费就为 0.5 * 100 + 40 = 90 元。平均每十分钟 9 元。虽然现在看上去成本大于收益,但是我每多打十分钟电话的边际成本为 5 元,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所以我需要继续打电话。计算可以得知,当我打够 200 分钟电话以上时,我的收益就大于成本了。
  • 🌰 航空公司可以通过考虑边际量而增加利润。假设一架飞机即将起飞时仍有 10 个空位。在登机口等退票的乘客愿意支付 300 美元买一张票。航空公司应该卖给他票吗?当然应该。如果飞机有空位,多增加一位乘客的成本是微乎其微的。

一个人对于任何一个物品的支付意愿都基于其增加一单位该物品所获得的边际收益。反过来,边际收益又取决于一个人已经拥有多少该物品

  • 🌰 对与城市中的一个人来说,多一杯水的边际收益很低。
  • 🌰 对于沙漠中的人来说,多一杯水的边际收益很高。

#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激励 』是能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 预期的惩罚,奖赏 )

由于理性人会通过比较成本和收益做出决策,所以他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 🌰 当苹果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就决定多吃梨少吃苹果,因为吃苹果获得的收益少了。同时,苹果园主决定雇佣更多工人并多摘苹果,因为出售苹果的收益高了。

# 原理五:贸易使每个人的经济状况变好

在贸易中往往存在竞争,但这不是零和博弈,它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竞争的结果是使贸易双方都得到好处

因为贸易的存在,每个人都可以去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通过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来各取所需。因为是在做自己擅长事情,所以每个人都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去生产更多的东西,这样人们可以按较低的价格买到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

#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式

在如何分析调控经济活动这一问题上,一向有两种方法,一是中央计划,二是市场机制。前者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后者实行的是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指的是,当许多经济个体在市场上相互贸易时,通过他们分散的决策来配置资源的经济。

物品的价格会成为一只 "看不见的手" 来指引经济活动。价格既反映了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也反映了生产该物品的社会成本。当经济个体通过参照市场价格来判断自己行为的收益和成本。最终这些分散的决策会导致市场上物品的收益和成本均衡,达成总体福利的最大化。

当政府阻止价格自发调节市场资源的时候,他就限制了看不见的手的协调组织能力。

# 原理七:政府有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虽然市场经济不希望政府对其进行干预,但是我们还是需要政府。原因之一是,实行市场经济需要实施『 产权 』制度,也就是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政府需要制定并维护这些对于市场经济至关重要的制度

而且,虽然市场经济虽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一种情况是『 市场失灵 』的发生,指的是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这时政府可以对经济进行干预,以来 促进效率 & 促进平等。这就是说,大多数政策的目标不是把经济蛋糕做大,就是要把蛋糕的分割的更平均。

造成市场失灵的一个可能原因是『 外部性 』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 🌰 一个工厂在生产时排放了废气,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住在工厂旁边的人的健康收到了影响。

另一种可能原因是『 市场势力 』是指一个人或团体具有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

  • 🌰 一个小镇需要水,但是只有一口井,这口井的所有者可以控制水的价格。

在存在外部性和市场势力的情况下,政府可以设计良好的公共政策来提高经济效率和平等。

#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他生产商品与劳务的能力

生产率 』指的是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数量。

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生活水平的差别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的生产率的差别。一国的生产率的增长率也决定了平均收入增长率。

在考虑任何一项政策如何影响生活水平时,关键问题是政策如何影响我们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决策者需要通过让工人受到良好的教育,拥有生产物品与劳务需要的工具,以及得到获取最好技术的机会。

# 原理九: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通货膨胀 』是指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在大多数严重或持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罪魁祸首结果总是相同的:货币量的增长。当一个政府创造了大量本国货币时,货币的价值下降了。

# 原理十:社会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选择关系

虽然长期来讲,货币量增加会带来通货膨胀,物价上升。但是短期来看情况又更加复杂:

  • 货币量增加会造成物价上升,但是价格是具有 "粘性" 的,短期内价格不会马上变化。
  • 货币量增加刺激了社会的整体支出水平,从而增加了对物品与服务的需求。
  • 需求的增加,会激励企业雇佣更多的工人,生产更多的物品与服务。
  • 这会提高就业率,降低失业率。
  • 反之亦然。

上述 👆 的推论,引出了政府需要在 "通货膨胀" 和 "失业" 之间进行权衡取舍。短期的通货膨胀带来失业率下降,经济增长。但是长期来看,这种失业的减少是暂时的最终又会回归自然水平。各种政府政策都具有不同于长期效应的短期效应。

这种就业和生产活动的波动,称为『 经济周期

  •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2020-08-08-09-39-28

上次更新: 8/8/2020, 11:02:37 PM